“南繁硅谷”:育良種 更“育”技術 “育”產業(yè)
2022年04月29日 08:22 來源:海南日報

近日,在位于三亞的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chuàng)新研究院,科研人員在查看圣女果生長情況。 本報記者 武威 攝

  ■ 本報記者 徐慧玲

  青山環(huán)繞,白云悠悠,三亞市崖州區(qū)坡田洋內阡陌縱橫。

  半個月前,這片土地上的水稻、玉米、大豆等完成采收,部分田地間枯黃的玉米秸稈和郁郁蔥蔥的田菁,悄悄孕育著下一次的茁壯成長。

  這片土地還有個名字,叫做南繁。這里不僅培育出了大眾熟知的雜交水稻,還有高產玉米、大豆、抗蟲害棉花……我國已育成的農作物品種中,有七成以上經過南繁的培育,從這片土地上收獲的“種子”,帶著新的使命在全國各地生根、發(fā)芽、成長、收獲,被賦予新的生命內涵。

  繁育

  這里育出“中國種”

  講南繁的故事,繞不開“野敗”。袁隆平院士團隊20世紀70年代在三亞發(fā)現的這株野生水稻,打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突破口。

  “野敗”讓袁隆平的“稻田夢”照進現實,而南繁種下的“夢想”,遠不止一株“野敗”。

  今年春節(jié)期間,位于三亞的河南省鶴壁市農科院南繁基地里,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農”,常常鉆進地里一待就是大半天。他叫程相文,是我國著名玉米育種專家,86歲高齡的他已在海南度過了58個春天。

  包括程相文在內的育種專家們認為,素有“天然大溫室”之稱的海南,尤其是三亞一帶良好的光熱條件,是天然的“加速器”,能加速縮短育種年限。半個多世紀來,程相文在南繁陪伴一茬又一茬玉米長大,同團隊一起先后選育出39個玉米新品種,其中“浚單”“永優(yōu)”等品種,已在全國累計推廣種植5億多畝。

  據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最新統計,每年有來自全國29個省份、超過800家“育、繁、推”相關種業(yè)企事業(yè)單位、超8000名科技人員在海南從事南繁育制種工作,每年有超過300萬份的育種材料及品種進入南繁區(qū)。

  科技人員在這片熱土上種下希望,收獲累累碩果。

  繁博

  這里不僅能種“中國糧”

  同在崖州區(qū)的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海南科研中心國家種質三亞野生棉圃(以下簡稱三亞野生棉圃),形態(tài)各異的棉花在這里自由生長……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品種資源研究室主任杜雄明說,全世界棉屬一共有52個棉種,三亞野生棉圃里就保存著43個野生棉,是我國棉花科研人員最便捷的材料庫。

  “海南雖不是棉花產地,卻是我國最早種植棉花的地區(qū)之一,棉屬植物類型多樣,種質資源豐富。”杜雄明說,三亞的光溫條件良好,通過南繁加代,大大縮短了育種時間,因此國內大部分棉花種子都源自這里。

  不僅僅是棉花:

  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三亞研究院在天然橡膠等熱帶作物、谷子等作物高效遺傳轉化體系及基因編輯技術,以及南繁育種生物安全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海南創(chuàng)新研究院選育出適宜深遠海養(yǎng)殖的卵形鯧鲹速生優(yōu)質新品種(系),有效拓展了養(yǎng)殖空間,推動了相關產業(yè)轉型升級……

  “南繁作物種類越來越多樣化,已由過去的糧食作物育種為主,正在向棉麻、油料、薯類、水果、蔬菜、花卉、藥材、林木以及水產、畜禽等領域拓展,覆蓋物種40多種!焙D鲜∧戏惫芾砭钟嘘P負責人說。

  繁茂

  這里強勁農業(yè)“中國芯”

  日前,南京農業(yè)大學三亞研究院完成了在三亞南繁大豆選育基地最后一批實驗大豆的收割!爱產突破600斤,遠超國內平均水平!”南京農業(yè)大學三亞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國棟驚喜地說。

  去年冬天,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yè)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名譽主任蓋鈞鎰帶領研究團隊在這里開展熱帶大豆優(yōu)良品種選育,初步篩選出一批適合熱帶低緯度地區(qū)種植的品種。目前,該團隊已經初步實現“一年四代”的繁種技術,正積極探索開展“一年五代”快速育種技術的研發(fā)。

  育良種,更“育”技術、“育”產業(yè)。

  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也是農業(yè)的“芯片”。海南依托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聚焦生物育種產業(yè)化發(fā)展應用,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yōu)質品種,力爭種業(yè)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為引領,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南繁種業(yè)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保障國家重要農產品供給用種安全。

  “種業(yè)從1.0發(fā)展到了3.0階段!敝袊茖W院院士、中科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主任楊維才說,南繁已從單純育種向種業(yè)全產業(yè)鏈轉變,共享平臺也日臻完善。

  “這件事有養(yǎng)育中華民族的戰(zhàn)略意義。”擔子很重,但一定成功。(本報三亞4月28日電)

原標題: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水果……我國已育成農作物品種中七成以上經南繁培育 “南繁硅谷”做強農業(yè)“中國芯”

編輯:李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