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會客廳 | 演員吳剛:把自己藏在角色背后
2021年01月18日 09:39  來源:華西都市報  宋體

  封面會客廳

  演員吳剛:把自己藏在角色背后

  1991年,央視的元旦晚會有一個小品《換大米》笑果十足,讓郭達(dá)一夜爆紅?赡茉S多觀眾不曾注意到,當(dāng)時那個穿著粉色毛衣、用美聲演唱《換大米》的“奶油小生”,時隔26年,變成了《人民的名義》里雷厲風(fēng)行的“達(dá)康書記”。

  2021年1月10日,電影《沒有過不去的年》路演收官之站來到成都,導(dǎo)演尹力攜主演吳剛、吳彥姝分享了影片臺前幕后的故事,現(xiàn)場包餃子重溫家的味道。身著黑色長款大衣、戴著藍(lán)色圍巾的吳剛甫一亮相,就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影迷高喊“達(dá)康書記”,他用謙和的微笑回禮。

  路演活動結(jié)束之后,吳剛在現(xiàn)場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專訪,分享了他是如何塑造一個編劇的中年危機,以及他對演員這個職業(yè)的理解。在路演和采訪的過程中,吳剛呈現(xiàn)出了一個血肉豐滿的多面體:他不僅僅是一個對表演懷著虔誠之心、不惜自毀形象的演員,是一個尊敬前輩、照顧影迷的公眾人物,還是一個會熟練包餃子、每天都要給媽媽打電話報平安的兒子。

  自毀形象

  他演活了中年的一地雞毛

  無論是《人民的名義》里那個走路帶風(fēng)、說一不二的達(dá)康書記,《奪冠》里循循善誘的中國女排奠基人,還是《媽閣是座城》里那個癡迷賭博的富商段凱文,《慶余年》里那個暗藏心機、眼神凌厲的陳萍萍,吳剛都能精準(zhǔn)地把握住角色的特質(zhì),令人信服。

  他是一個有信念感的演員。盡管自從“達(dá)康書記”火了之后,他圈粉無數(shù),是老戲骨里少有的“流量擔(dān)當(dāng)”,但他沒有偶像包袱,為演好角色不惜扮丑,自毀形象。

  《沒有過不去的年》是吳剛和導(dǎo)演尹力自《鐵人》之后的又一次合作。吳剛坦言,尹力導(dǎo)演對于如何塑造一個角色“太有招了”。2009年拍攝《鐵人》的時候,吳剛到了劇組,先打上一層底膠,再涂黑,拿手一點點搓開,而且把整個牙齒化黃了、牙縫化黑了,一個石油工人的形象呼之欲出,他也憑借這部電影拿下了金雞獎影帝。

  時隔11年再度合作,吳剛顛覆了以往塑造的一身浩然正氣的形象,戴上牙套,重塑下頜,演活了一個正在遭遇中年危機、生活一地雞毛的編劇。

  這個說話有點口齒不清、略帶鄉(xiāng)音的中年人,用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的稿費供養(yǎng)遠(yuǎn)在美國的妻兒,在咖啡和安眠藥的陪伴下晨昏顛倒趕劇本,給富商寫自傳換取豐厚的潤筆費,他被生活裹挾著奔跑,卻令身邊所有的親人都不太滿意。這個接地氣、有點喪的編劇,像極了人到中年、疲于奔命的我們。

  不做導(dǎo)師

  他自謙是一個影視新人

  如今,考驗演技的綜藝節(jié)目層出不窮,觀眾喜歡在彈幕里吐槽某個演員“整段垮掉,尷尬得用腳趾頭摳出兩室一廳”,也喜歡看敢說真話的老戲骨、大導(dǎo)演們的犀利點評。

  演技在線、自帶流量的吳剛,作為一名老戲骨,曾經(jīng)塑造了多個深入人心的角色,那么他未來是否會參加演員類的綜藝節(jié)目并出任導(dǎo)師呢?吳剛謙虛地否認(rèn),自己并不算老戲骨:“我是一個影視新人,還要繼續(xù)努力。導(dǎo)師這事兒太大了,我還沒有到(能夠)指導(dǎo)別人、評判別人的程度,談不上做導(dǎo)師,我還是繼續(xù)努力,把自己做好!

  自從1991年登上央視的舞臺,30年間,吳剛在話劇、電影、電視劇等領(lǐng)域游刃有余,中國話劇金獅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等頗具含金量的大獎拿到手軟。

  有的演員長了一張“電影臉”,出演電視劇就可能“水土不服”,吳剛打破了這個魔咒。在他看來,大銀幕和小熒幕是形式的問題,無論外界發(fā)生多大的變化,演員站在舞臺上的初心不變。“人們常說,電影是導(dǎo)演的藝術(shù),電視劇是大眾的文化。對于演員而言,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是根基,要塑造一個形象飽滿的人物才能打動觀眾!

  憑借一個角色一炮而紅,并且讓觀眾念念不忘,這對于演員而言是一把雙刃劍。有人頭頂角色的光環(huán),一輩子難以突破,演什么都像那一個角色;也有人千錘百煉,把自己打破了、揉碎在角色里,有一張“劇拋臉”。

  吳剛屬于后者。盡管有的觀眾見到他,脫口而出“達(dá)康書記”“陳萍萍”,他依然希望,1月15日《沒有過不去的年》上映之后,大家改叫他“王自亮”。他沉思了片刻,語重心長:“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演員追求的目標(biāo),把自己藏在角色的背后,讓觀眾記住角色,忘卻演員!

  母子情深

  他每天給媽媽打電話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令人潸然淚下:吳剛飾演的編劇王自亮,創(chuàng)作了一部話劇《全家!帆I(xiàn)給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媽媽。盡管有的觀眾昏昏欲睡,演員著急趕場,王自亮對著坐在觀眾席上的媽媽發(fā)表了一番感言,感謝媽媽沒有放棄早產(chǎn)時只有3斤重的孩子,用體溫暖活了他。

  小到一碗雞湯,大到一次爭吵,戲里戲外的母子情深,都令觀眾十分動容。

  演員吳彥姝在電影中飾演吳剛的媽媽,一個知書達(dá)理、善良體貼的退休老師。她在導(dǎo)演的辦公室里第一次見到吳剛,原本有些忐忑不安,害怕自己接不住對方的戲。誰知,吳剛上來就很進(jìn)入角色,喊出一聲“媽媽”。此后,無論是在片場拍戲,還是跑路演,吳剛都十分照顧她,提醒她注意臺階,為她端茶倒水,俯下身子甚至跪在一旁跟她說話,配合十分默契。聽著戲里的媽媽夸自己,吳剛搶白“咱媽客氣了”。

  戲里戲外的真情流露,源自吳剛對自己母親深沉的愛。吳剛說:“媽媽讓我們有根、有本、有力量!”盡管這些年工作連軸轉(zhuǎn),不能日日在母親膝下承歡,但他有一個習(xí)慣,每天都要給媽媽打個電話報平安。忙完了工作,聽媽媽說說話,心里才踏實。

  采訪臨近尾聲,吳剛向記者分享了自己對家庭和親情的感悟:“希望年輕人重新思考自己和父母的關(guān)系,雖然大家各奔東西,為事業(yè)忙碌,一定要關(guān)注父親母親的存在。和家人在一起,你就會覺得快樂、安心,這是最重要的!

  對話

  時隔11年再合作

  與導(dǎo)演默契更深了

  封面新聞:你對成都有何印象?

  吳剛:去年我來成都拍過戲,這里好吃、好玩、好看。

  封面新聞:請問你是如何理解電影《沒有過不去的年》里的王自亮這個角色?

  吳剛:王自亮是一個有危機感的中年人,上有老母親,中有兄弟姐妹,下有兩個女兒,一個人身上有兒子、大哥、父親、丈夫等多個身份,疲于奔命,比較暴躁,同時有追求,也有擔(dān)當(dāng)。

  封面新聞:這是你和導(dǎo)演尹力繼《鐵人》之后的又一次合作,感覺如何?

  吳剛:第一次飾演鐵人王進(jìn)喜,我就發(fā)現(xiàn)導(dǎo)演的招太多了,從膚色到牙齒、眼睛,都幫我重新改良,當(dāng)時我們合作就很默契。時隔11年再次合作,默契更深了,這是導(dǎo)演和演員之間的相互給予。

  封面新聞:你在現(xiàn)場包餃子十分熟練,在家也會包餃子嗎?

  吳剛:這就是平時的生活。和媽媽在一起包餃子,才有過年的味道,而且我們還會在餃子里包個硬幣,寓意吃到硬幣的人來年討個好彩頭。

  封面新聞:拍完這部電影,你對如何與父母相處有何心得?

  吳剛:寬容、包容很重要。受生活年代的限制,父母和我們的價值觀有一定的代溝,我們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去包容他們,關(guān)愛他們。

  封面新聞記者曾潔

  人物簡介

  吳剛,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代表作品有話劇《嘩變》《茶館》《日出》等,電視劇《潛伏》,電影《鐵人》《白鹿原》等。2017年,吳剛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飾演達(dá)康書記,深受觀眾喜愛。

編輯:李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