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正文 分享
木棉承載悠久的歷史文化 見證海南人的生產(chǎn)生活
2023年03月06日 09:44  來源:海南日報  宋體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婧姝  圖\海南日報記者 陳若龍

  海南木棉花落誰家?

  提起木棉,你是否會想起金庸先生筆下的一位雙刀女俠——秦紅棉。武俠故事可以虛構(gòu),但紅棉卻是真的木棉。

  木棉是木棉科木棉屬落葉大喬木,樹皮呈現(xiàn)灰白色,它有多種別稱,如攀枝花、英雄花、烽火花、愛情花。

昌江七叉鎮(zhèn)寶山村寶山梯田木棉花開。

  木棉幼樹的樹干通常有圓錐狀的粗刺,像是保護自己的“鎧甲”,一般幼樹長至3到4年后開花。相較于其他的花種,木棉花的花形較大,有深紅花木棉、紅花木棉、橘紅花木棉、黃花木棉,或鮮艷或明亮。木棉花每年在春節(jié)前后的2月至3月盛開,恍如烈焰焚空。

  木棉“招蜂引蝶”的本事也不小,常常看到暗綠繡眼鳥、黃腹花蜜鳥等在它的枝頭盤桓。這是因為木棉花開時花朵形似碗狀,是小鳥們的“飯碗”。有研究表明,木棉花蜜產(chǎn)量非常大,一朵花每天能分泌5至10毫升的花蜜,花蜜的濃度不高,但是小鳥喜歡。除了花蜜,花朵里可能還有昆蟲、雨水等,又充饑又解渴。暗綠繡眼鳥就是其中一種愛去吃木棉花蜜的小鳥,因此常在攝影作品里看到它們同框出現(xiàn)。

  從全球范圍看,木棉自然分布在亞洲熱帶地區(qū)和我國南部與西南部干熱空曠地帶。特別是海南島,更是木棉的集中分布地。

  海南的木棉又花落誰家呢?在王丕振、潘林義2018年發(fā)表的論文《海南島木棉種質(zhì)資源調(diào)查分析》中,經(jīng)過對海南全島18個市縣的木棉種質(zhì)資源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木棉資源分布總面積達0.117萬平方公頃,在全島均有分布,但各市縣分布差異非常大。

  其中西部地區(qū)儋州市木棉種植面積最多,約占全省總量的21.92%;其次是樂東,約占全省總量的21.04%;昌江約占全省總量的17.71%。南部地區(qū)的陵水、三亞分別約占全省總量的19.96%、4.09%;而?、澄邁等北部市縣木棉種植面積小。

鳥兒吸木棉花花蜜。

  實際上,木棉的分布,與它的習性關(guān)聯(lián)甚大。木棉性喜干熱,西部沿海地區(qū)為背風面,年降雨量少。因此西部樂東、東方、昌江等地,非常適合木棉生長。

  木棉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的木棉文化源遠流長, 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經(jīng)》就有記載:“大荒之中, 有衡石山、九陰山、灰野之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日所入處”。根據(jù)多個文獻相互印證,這里的“若木”即是木棉!度裟举潯费裕 “若木之生,昆山是濱。朱華電照, 碧葉玉津。食之靈智,為力為仁。”

  在四川省商代遺址三星堆的二號祭祀坑,曾出土過大型青銅神樹1號神樹,其整體造型、附飾的象征符號等,與《淮南子》“若木在建木西, 末有十日, 其華照下地”的描述十分貼切,有專家認為,該青銅樹可能就是參照若木(木棉)的形態(tài)制作的祭祀神樹。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古人而言,木棉是祭祀神樹,使用場景非常神圣。

  同樣以木棉花型為原型的還有三星堆出土的青銅花蕾狀鈴,鈴高12.5厘米,寬6.5厘米,與木棉花大小近似,而頂部花萼、下部花瓣,鈴舌的形狀及頂端的分叉與木棉雌蕊高度相似。

游客在昌江七叉鎮(zhèn)尼下村昌化江欣賞木棉花。

  地方志對木棉有多次記載,如晉代《羅浮山記》記載:“木綿正月則花,大如芙蓉,花落結(jié)子,方生綿與葉,耳子內(nèi)有綿甚白,蠶成則熟,南人以為缊絮。”裴淵的《廣州記》也提到木棉科木棉,即斑枝花:“枝似桐枝,葉似胡桃而稍大,出交、廣二州!

  海南地方志是這樣記錄木棉科木棉的。光緒《崖州志》記載:“一木可合抱,高可數(shù)丈。正月發(fā)蕾,二三月開,深紅色,望之如華燈燒空。結(jié)子如芭蕉,老則折裂,有絮茸茸。黎人取以作衣被……”

  宣統(tǒng)《瓊山縣志》記載:“木棉花正月發(fā)蕾,似辛夷而厚,作金紅、深紅二色,蕊純黃,六瓣,望之如億萬華燈。燒空盡赤。結(jié)子如酒杯,老則折裂,有絮茸茸,土人取以作裀褥!

  由此看來,海南黎族衣物的原料有相當一部分是采自木棉科木棉。

  食用藥用價值得到挖掘

  歷史文化中的木棉總帶著些微神秘色彩,但在生活中,木棉卻常常以最樸素的方式出現(xiàn)。

  首先,在吃花方面,這可不是鳥兒的專屬。黎族人會將凋落的木棉花曬干,做成木棉花茶用來泡水喝,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蜜蜂采木棉花花蜜。

  楊秀慧是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zhèn)保營村一名土生土長的黎家姑娘,她就有喝木棉花茶的習慣。木棉花茶茶湯清亮,呈琥珀色,香氣撲鼻!澳久藁涞臅r候,多撿一些曬干,不管是泡茶還是煲湯都是不錯的選擇。”楊秀慧說,昌江有“中國木棉之鄉(xiāng)”的美譽,現(xiàn)在木棉花茶也成為富有昌江特色的伴手禮。

  另外,木棉花還以特色菜的形式出現(xiàn)在黎家餐桌上,將木棉花萼切碎, 與大米混合煮食,或成為制作湯粉等食物的澆頭,口感爽滑, 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而今比較常見的還有木棉花絲炒肉。

  木棉花開,火紅張揚,木棉花落,卻少有人知道;浣Y(jié)子,子內(nèi)有棉,與棉花一樣,木棉的種子表皮毛也是極為重要的纖維原料,可以作為保暖纖維。海南黎族先人在長期的生產(chǎn)實踐中發(fā)明了獨有的紡織技藝,利用木棉種皮毛進行紡紉。

  木棉通常分布在靠近水源的開闊地帶,非常符合黎族先民建立村落的要求,并且因為木棉植株高大、花朵和種子數(shù)量多的因素,成為海南黎族人的圖騰崇拜,甚至以“木棉的孩子”作為部族姓氏,海南傳統(tǒng)的黎錦織物也多有木棉樹和木棉花的形象,也有黎族人在出生、分家或嫁娶之時在房前或屋后種上一棵木棉樹。

  春回大地,第一朵木棉花綻放之時,春耕開始了。嫩綠的秧苗鋪滿梯田,與仍傲立枝頭的火紅木棉相映成畫,人們在田頭忙碌,形成一幅靚麗的春日圖景。

木棉花曬干后,可做木棉花茶。

  連續(xù)十年來,昌江黎族自治縣美協(xié)副主席林理新,每到木棉花開的季節(jié)都組織畫家到木棉觀景點寫生,“昌江木棉稻田的組合景觀是別處難以找到的,花紅稻綠,太美了。”

  “在人們生產(chǎn)生活中,原來有不少路旁的木棉樹被砍掉當棺木,但稻田里的木棉樹卻保留得很好,大家都很呵護它們。”這是林理新的寫生觀察,或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稻”,木棉花落在稻田里成了滋養(yǎng)水稻生長的肥料。

  林理新的猜測是有根據(jù)的。任明訊所帶領(lǐng)的海南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tài)文化研究團隊就此做過專門研究,發(fā)現(xiàn)海南的木棉文化源遠流長,在傳統(tǒng)水稻種植區(qū),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木棉-稻田農(nóng)林復合系統(tǒng)”,木棉的存在改善了稻田土壤微生物結(jié)構(gòu),顯著提高了稻田土壤營養(yǎng)元素水平。“目前,昌江當?shù)鼐哂歇毺厣鷳B(tài)價值、科研價值、文化價值及經(jīng)濟價值的‘木棉-稻田農(nóng)林復合系統(tǒng)’正在申報中國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比蚊饔嵳f。

  木棉花開,愛情來了,是人們賦予木棉美好的精神向往,木棉花的花語即珍惜眼前人。木棉花開之地風景如畫,也是青年男女約會的地方,他們常常在木棉樹下吹鼻簫、唱山歌、談情說愛,昌江就在木棉花開的季節(jié)組織過“萬人相親大會”。

  而白沙七坊鎮(zhèn)木棉村、邦溪鎮(zhèn)木棉湖,樂東大安鎮(zhèn)木棉村,澄邁金江鎮(zhèn)木棉村更以木棉為村落命名,足以可見木棉對海南人民的特殊意義。

編輯:王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