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分享
留客渡與蔡家大院的溫情
2023年08月31日 16:09 來源:海南日報

博鰲留客村蔡家宅。本報記者 袁琛 攝

  坐落在瓊海市博鰲鎮(zhèn)的留客村被譽為“僑鄉(xiāng)第一村”,這第一村里的蔡家大院又被譽為“僑鄉(xiāng)第一宅”。憑什么稱第一?

  這故事,得先從樂會縣城(古縣名,曾并為瓊?h)的消失與留客村的溫情說起。

  秀水出名山,五指孕萬泉。從五指山奔涌而出的萬泉河一路跌跌撞撞,逐漸平靜,緩緩流入瓊海,最后在博鰲與九曲江、龍滾河匯成湖,流入大海。

  隨流而來的泥沙在下游沉積出了大大小小的江心洲,悄悄地在折彎處便沖出了“樂城島”,島上便是消失在歷史深處的樂會縣城。而在那樣一個舟船往來的年代,入?谔幰蚝铀钋疫m合停泊船只,便自然而然形成了渡口,依渡便建了村。

  有時天色較晚或偶遇風雨來襲,村民總會熱情的挽留無法渡河的客人。不管你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你都是客,你都可以留,于是這渡口便成了“留客渡”,這村便被叫作了“留客村”。

  客留客去,“留客村”的人們比別處更早地聽說了外面的世界,知道了外面的精彩,于是便有人開始試著通過渡口“下南洋”,由“留客村”的主人成為了“去番”的“番客”,三十年渡口以北,三十年渡口以南,歷史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循環(huán)。

  這蔡家大院的蔡家森便是這群番客中的一員。和很多“番客”一樣,在海外事業(yè)有成的蔡家森自始至終未曾忘記自己的家鄉(xiāng),盡管在海外有眾多莊園和地產(chǎn),但他仍選擇回到這里,番客回到了留客村,第一人回到了第一村,于是便有了這第一宅。

  留客村的溫情有了最甜蜜的回報。

  所謂大院,核心便在這院子。院子,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核心所在,院子是內(nèi)部與外部空間上的過渡,是主人與客人情感上的過渡,在中國人的心底里,沒有院子的房子,是沒有靈魂的。

  去番的蔡家森,和三個弟弟一起,帶著一整船的銀洋衣錦還鄉(xiāng),回到留客村,兄弟四人每人建了一座宅子,這些宅子自成院落,又彼此相依,它們一起成為了僑鄉(xiāng)第一宅蔡家大院。

  蔡家大院,除去兄弟四人的私人宅院外,另有共享的學堂、祠堂、關(guān)公堂,不出大院,便能把一家大事小情悉數(shù)妥善處置,這就是中國人的家的魅力所在。

  大院一色的青磚黛瓦,樸素典雅,彩色的琉璃、點綴的猩紅墻漆,成了點睛之筆,讓向來主張低調(diào)的中國傳統(tǒng)民居在院落內(nèi)悄然綻放。

  主宅是蔡家森的院落,這里的天井是傳統(tǒng)的,四水歸堂,肥水不流外人田,海南人叫這種院落為“空天院”,是人與天之間的一次交匯。局部的騎樓結(jié)構(gòu)又是外來的,回廊的設(shè)計避開了烈日與風雨,也打通了內(nèi)部50多個房間的社交空間,傳統(tǒng)與舶來的合作,讓這座宅院格外出彩。

  “公道守信千古業(yè),婆言勤儉萬年興”,這副掛在宅子內(nèi)濟陽堂處的楹聯(lián),初看時,以為是強調(diào)公道、守信與勤儉,細究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公”和“婆”是阿公和阿婆。楹聯(lián)暗含哲思:阿公說道,我這個生意人,憑的守信二字;而阿婆則說,你再有錢,也要勤儉持家。

  這樣的家,自然是令人眷戀的。1971年,病逝于印尼的蔡家森,臨終前他把全家人叫到跟前叮囑:無論世事發(fā)生什么變化,也無論你們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留客村的祖宅祖根。樹高千尺不忘根,海南人對家的眷戀又何止一宅一院,離不開的是熟悉的鄉(xiāng)音和無拘的嗓門。

  古往今來,留客渡不知迎來了多少人,留客村又不知送走了多少人,這蔡家大院見證的是一段壯闊的華僑史,也是一份濃濃的故鄉(xiāng)情。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