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一:"絲縷玉衣"何以體現(xiàn)以玉為貴的中華文明?
2023年03月24日 10:25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東西問·鎮(zhèn)館之寶丨王維一:“絲縷玉衣”何以體現(xiàn)以玉為貴的中華文明?

  編者按:

  國寶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載道,恢弘萬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后,都凝聚著古人的匠心智慧,鐫刻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見證著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從2023年3月20日起,中新社“東西問”推出“鎮(zhèn)館之寶”系列策劃(三),藉專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后故事。

  中新社廣州3月22日電 題:“絲縷玉衣”何以體現(xiàn)以玉為貴的中華文明?

  ——專訪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王維一

  中新社記者 程景偉

  1983年,廣州市北郊一座被稱為象崗的小山發(fā)現(xiàn)了南越文王墓,這一王墓的出土,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

  在南越文王墓出土的1000多件(套)文物中,不乏精品和孤品,當中的“絲縷玉衣”更堪稱南越王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這件來自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文物——形制完備的玉衣,究竟有何獨特和珍稀之處?對于認識中國古代玉衣制度、其背后蘊藏的以玉為貴的中華文明有何重要價值?日前,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王維一就此接受了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何為“絲縷玉衣”?

  王維一:在漢代,玉衣是帝王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的殮服。玉衣又稱“玉匣”,雖然我們現(xiàn)在稱其為“衣”,但它本身也有“內棺”的意思。漢人迷信玉,以為玉衣可使尸體不腐。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絲縷玉衣由2291片玉片、絲縷和麻布粘貼編綴而成,分為頭套、上身衣、袖筒、手套、褲筒和鞋六部分,全長1.73米。玉片以長方形和方形為主,還有梯形、三角形、五邊形等。頭套、手套和鞋子用紅色絲線穿綴邊角鉆孔、打磨光滑的玉片做成,內以絲絹襯貼加固。玉衣軀干部分,大多利用廢舊玉器或邊角玉料切成小玉片,貼在麻布襯里上,再用紅色絲帶在表面對角粘貼,十分規(guī)整鮮艷。

  這件玉衣下面擺有5塊玉璧,玉璧表面還留有絲帶繞過壁孔的痕跡,說明5塊玉璧原用絲帶系在一起。玉衣的手套一端,是一對造型各異的龍形玉觽,在考古學上叫玉握。所謂握,就是以物放在死者手中,使之握。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陳列展廳展示的“絲縷玉衣”(復制品)。陳楚紅 攝

  中新社記者:當年,“絲縷玉衣”如何被發(fā)現(xiàn)?從出土到復原,經(jīng)歷了什么故事?

  王維一:1983年6月,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發(fā)現(xiàn)了一座大墓,墓主人正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該墓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嶺南地區(qū)等級最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漢代彩繪石室墓。當年考古發(fā)掘時,這件絲縷玉衣就處于該墓主棺室的中間位置。

廣州南越王墓展區(qū)墓室原址的主棺室。陳楚紅 攝

  由于年代久遠,加上墓室多次進水,所以出土時,絲縷玉衣的絲織物已基本腐朽,玉片散落一地。對于玉片如何處理修復,當時是一大考古難題。后來,考古人員使用石膏,將玉衣“整體打包”,將整套玉衣連同其它附著物裝箱,運送至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存放在條件很好的實驗室,由考古專家白榮金帶領的團隊一點一點地進行修復,最終花費3年時間才修復完畢。由此可以想象,兩千多年前制作這件玉衣時更是如何地靡費人力和物力。

  如今,人們看到的絲縷玉衣的玉片為原件,絲線、麻布是修復時添加的,與玉衣原本的絲線和麻布有一定的偏差,絲線選取紅色是因為玉片上的絲線殘跡為紅色。

“絲縷玉衣”的手套一端,是一對造型各異的龍形玉觽,在考古學上叫玉握。陳楚紅 攝

  中新社記者:作為南越王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絲縷玉衣”的珍稀性體現(xiàn)在何處?

  王維一:從編綴材質的角度來講,金縷玉衣、銀縷玉衣的金和銀,確實比絲線要珍貴得多。南越文王的絲縷玉衣制作時,可能是時間倉促,才采用了絲線。但恰是如此,使得物以稀為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出土的金縷玉衣已不下10套,絲縷玉衣卻僅此一件。因此,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絲縷玉衣在全國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在漢代文物或者“玉衣圈”里,絲縷玉衣都有其獨特地位。

  況且,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玉衣用縷,并不見于文獻記載。為了便于打開與重合,上衣用對襟形式,這在形制上是一個新特點。

  南越文王趙眜的絲縷玉衣,當在入葬的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前制作,要早于河北滿城漢墓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金縷玉衣近10年,是中國考古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一套完整絲縷玉衣。事實上,漢代墓葬“十墓九空”,諸侯王墓保存完好的屈指可數(shù)。包括絲縷玉衣在內的整個南越文王墓并沒有被盜,而是完整地保留下來,這也是一大優(yōu)勢。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陳列展廳展出的玉佩。陳楚紅 攝

  中新社記者:如何通過“絲縷玉衣”解讀中國古代玉衣制度?

  王維一:中國古人認為,用玉殮葬能使尸體不朽、靈魂升天。事實上,中國歷史上以玉衣作殮裝的制度,可上溯到東周時代的“綴玉面罩”和綴玉片的衣服。根據(jù)已知的考古材料,形制完備的玉衣出現(xiàn)在西漢文帝、景帝之際,皇帝和王侯等以玉衣殮服是從漢武帝時開始盛行的。據(jù)《后漢書·禮儀志》記載,漢代皇帝死后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使用銀縷玉衣,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衣。至東漢時期,玉衣已明確分為金縷、銀縷、銅縷3個等級。曹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為防盜墓,廢除玉衣制度,到目前為止,尚未發(fā)現(xiàn)東漢以后的玉衣。

  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絲縷玉衣,對于研究古代中國玉衣制度顯然有著重要意義。考古專家白榮金在南越文王墓發(fā)掘報告中指出:“作為封建統(tǒng)治者高級殮服的玉衣,出現(xiàn)于西漢文景之時際,盛行于武帝時期,廢止于三國曹魏,前后經(jīng)歷300余年,這套絲縷玉衣,顯示出玉衣發(fā)展過程的早期特點!

  可以推測,趙眜在位時正是西漢玉衣殮葬盛行時期,其在生前就動工營造這座地宮,并效法中原漢家帝王在死后穿上了玉衣。除了身穿絲縷玉衣,南越文王還在玉衣內外上鋪下墊了大大小小的幾十塊玉璧,在玉衣的頭套頂端為一玉璧,手套各有一玉觽,腳套旁有一雙連璧,這進一步反映了南越國統(tǒng)治者的崇玉觀念和厚葬習俗?上В褚虏]有保存尸體不腐的功能,趙眜的尸體還是化為了泥土。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陳列展廳展出的玉璧吸引參觀者。陳楚紅 攝

  中新社記者: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絲縷玉衣”以及玉佩、玉璧等都屬于玉器。“絲縷玉衣”對于認識以玉為貴的中華文明有何重要價值?

  王維一:南越文王墓出土玉器240多件,占墓中出土文物近兩成,包括玉衣、玉璧、玉璜、玉環(huán)、印章等19種。其數(shù)量之多、品類之廣、保存之好,是漢代考古的一次空前發(fā)展。南越文王墓玉器的制造工藝,與中原玉器大致相同,有刻、鑿、鑲嵌、拋光、改制等幾種。琢刻技法有線刻、浮雕、透雕等。

  絲縷玉衣部分玉片的外觀與廣東曲江石峽遺址出土的玉器相似,其應是南越國宮廷所特制。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南越國宮廷中一定有相當規(guī)模的玉雕作坊,其玉器工藝水平已達到一定高度。從此也可以看到,南越文王非常迷戀玉器。這是中華民族對玉的偏愛、以玉為貴的一大體現(xiàn)。

  玉,石之美者也。它的質地溫潤縝密,光澤柔和。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就開始打磨玉器。中國是古代世界三大玉器制造中心(另兩個是中美洲和新西蘭),玉器生產(chǎn)歷經(jīng)數(shù)千年。不同時期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風格,獨步世界。包括孔子在內的儒家學者對玉就有很多贊美,比如“君子比德于玉”的說法,同時還賦予玉很多禮儀價值。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陳列展廳展出的犀角形玉杯。陳楚紅 攝

  中新社記者:西方似乎更喜歡寶石、黃金,中華文明以玉為貴的價值取向體現(xiàn)在哪里?

  王維一:對寶石、黃金或玉器的喜愛,與民族氣質息息相關。中國古代是農(nóng)業(yè)社會,以農(nóng)為貴、重農(nóng)思想影響巨大。幾千年來,中國人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自然環(huán)境中,形成了內斂、溫厚、低調、寬容、以和為貴的民族氣質、民族性格。中國是產(chǎn)玉大國,多個地區(qū)有玉的礦源,而玉具有溫潤的氣質,作為一種合適的載體,自然而然地與中華民族的氣質結合到一起。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陳列展廳展出的“文帝行璽”。陳楚紅 攝

  相比之下,與西漢同時期的羅馬帝國以及更早些的古希臘文明,與水、海洋的結合更多,對外交流交往頻繁,使得西方民族性格更加開放自由。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形成的人的性格,自然更容易與當?shù)氐狞S金、紅藍寶石等更閃耀、有色的礦物質結合到一起。

  如此一來,沒有生命的礦物質,與有生命的人結合到一起,便形成了中國人對玉的迷戀,西方人對黃金、寶石的喜愛,進一步折射出了各自的民族性格。值得指出的是,從全世界范圍看,喜歡玉的民族并不多,這也正凸顯中華民族以玉為貴、以和為貴的價值取向。(完)

  受訪者簡介:

  王維一,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副研究館員,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宣教委員會秘書長。開創(chuàng)南越工坊、探越學堂、南越王杯等博物館宣教品牌,獲省市級相關博物館榮譽多項。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