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陵水—正文 分享
文學名家走訪陵水文物遺址 與千年文明進行“跨時空對話”
2021年05月18日 11:43  來源:南國都市報
樹才(左)和胡竹峰在陵水坡落嶺遺址。記者 劉子榕 攝
樹才(左)和胡竹峰在陵水坡落嶺遺址。記者 劉子榕 攝
陵水黎安鎮(zhèn)大墩村附近新開挖的遺址。記者 劉子榕 攝
陵水黎安鎮(zhèn)大墩村附近新開挖的遺址。記者 劉子榕 攝

  文學名家走訪陵水文物遺址

  與千年文明進行“跨時空對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wǎng)、南國都市報5月16日訊(記者 劉子榕)訪古問今,探跡追溯,以史為鏡,既知興替。5月15日,《海南日記》——文學名家寫海南第二季“島彝不彝一海南訪古”主題活動走進陵水,記者跟隨著名詩人、翻譯家樹才,著名作家胡竹峰先后走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基地、蓮子灣遺址和坡落嶺遺址,踏上新石器時代文物出土地,零距離觀察陶片等歷史殘存,與千年文明展開一場“跨時空對話”。

  烈日當空,文學名家們探尋歷史遺跡的熱情卻絲毫不減。在海南省博物館文物考古工作隊隊長王明忠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華南一隊陵水基地工作人員楊彬的帶領下,文學名家們第一站來到了位于大港村的考古隊基地,通過對貝殼、陶片和石器等大量出土器物的觀察和了解想象史前人類的生活。參觀完出土器物,文學名家一行乘車前往蓮子灣遺址和坡落嶺遺址。

  “史前人類的居住環(huán)境也是靠山面海,食物也是海鮮,從古至今人類生生不息,卻又本質相同!蓖z跡遐想著史前人類生活軌跡的樹才說道。胡竹峰也有著深切體會,"站在遺址面前,想象著遠古人民的生活,能切身體會到滄海桑田的變化,更加感嘆宇宙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體會到生命的短暫與珍貴還有自然無窮無盡的力量。"文學名家們紛紛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表達讓更多人了解海南獨特的島嶼文化和豐富的史前文明。

  據(jù)了解,2012年3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和海南省博物館文物考古隊兩家單位組成聯(lián)合考古隊進行調查。從2012年12月到2016年1月,聯(lián)合考古隊先后發(fā)掘了橋山、蓮子灣以及三亞英墩等三處遺址,根據(jù)地層疊壓關系和出土器物的形質特征研究,初步構建起了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qū)的編年序列,即“英墩文化遺存—蓮子灣文化遺存—橋山文化遺存”,推測英墩文化遺存距今約6000~5500年,蓮子灣遺址距今約5000年,橋山遺存距今約3500~3000年。

編輯:李奧迪